跳到主要內容區

鄭縈教授

教師姓名
鄭縈/ Cheng,Ying
image
職稱
專任教授
E-mail
chengying@mx.nthu.edu.tw
研究室
推廣教育大樓9434
分機
03-571513173607
最高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博士
研究領域與專長
華語教學、閩客語法、歷史語言學
11202開設課程

詞彙教學

11202office hours
週三9:00-12:00、週四9:00-12:00
個人網頁
著作
期刊論文

鄭縈 2018 語料庫與華語「子」的語義分析與教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十八期。

鄭縈、鄭思婷 2015 閩南語體標記「過」篇章語法初探,臺灣語文研究期刊

(THCI Core),第十卷第一期99-118ISSN: 1726-5185

鄭縈 2014常敘事中台灣閩南語短時義時段詞的用法,台灣學誌,第10

27-59

蘇建唐、鄭縈2014漢語情態詞「該」的語義演變研究,東海中文學報,第27期,頁133-166。

鄭縈 2011 從「依」、「據」與「依據」談華語近義詞教學,臺灣華語教學研究,第二期。

鄭縈、游孟庭 2011 “閩南語重複義時間副詞的詞彙重整與方言的平整化”,臺灣語文研究,第 6 卷,第 1 期, 165-188頁。

黃美鴻、鄭縈 2010“台灣海陸客家語「來/去」做趨向語的相關研究”,北市大語文學報,第五期

黃美鴻、鄭縈 2010 “台灣客家方言「係」字句之探究”,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報,第十六期,29-6頁。

鄭縈、陳雅雯 2009 “閩南語「頭」字的用法與其教學”,台灣語文研究,第三期,65-92頁。

鄭縈、魏郁真 2006 “「子」的語義演變”,靜宜人文社會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1-30頁。(NSC93-2411-H-134-005-MH)   

鄭縈 2005 “客語動詞「有」的語法特點”,《臺灣語言教學與研究》第六期,31-47頁。(NSC89-2411-H-007003NSC 89-2411-H-126-018)

鄭縈‧陳雅雯 2005“台灣閩南語子義詞「囝」、「囡」、「仔」、「兒」的比較”,《臺灣語言教學與研究》第六期,202-219頁。(NSC93-2411-H-005-MH)

鄭縈、陳菘霖 2005 “現代漢語中 “也許”的語法化歷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語文學報,第十二期,181-212頁。(NSC92-2411-H126-006-)

趙芳玉、鄭縈 2005 “華語情態詞「一定」的教學語法”,《臺灣語言教學與研究》第六期,147-160頁。(NSC92-2411-H126-006-)

鄭縈 2004 “論漢語「有」的語法化”,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語文學報第十一期,163-202頁。(NSC90-2411-H-126-014)

鄭縈 2003 “從方言比較看情態詞的歷史演變”,慶祝曹逢甫教授六十華誕論文集,台灣語文研究,1.1:107-143(NSC 89-2411-H-126-004)

何德華、王萸芳、鄭縈 2002 台灣語言學學門調查與分析—回顧與展望,語言暨語言學第三卷,第一期。(NSC 89-2411-H-126-026)

鄭縈 2002從客家話小稱詞看方言內部的接觸與變化,客家研究,51P.1-42

鄭縈、黃雯君 2002華語時間名詞的教學──以「一會兒」為例,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51P.87-109

鄭縈 2001“從語料庫看漢語情態動詞的詞序”,靜宜人文學報,第十四期,42-69頁。

鄭縈 2000 試析閩南語情態詞kannkam的語意與詞類,臺灣語言教學與研究期刊第二期,29-38頁。

鄭縈 1999“漢語動補式複合詞「追累」的使動義”,靜宜人文學報,第十一期。

鄭縈 1998“閩南語動補式與其受事名詞組的分布”,靜宜人文學報,第十期51-69頁。

曹逢甫、鄭縈 1995“談閩南語「有」的五種用法及其間的關係”,中國語文研究第十一期,155-167頁,香港中文大學。

鄭縈 1994“金門官澳方言初探”,中國民族學通訊,8-26頁。

張俊盛、陳舜德、鄭縈、劉顯仲、柯淑津 1992 “多語料庫的中文姓名辨識”,中文信息學報第六卷,3.7-15
研討會論文

鄭縈 2018閩南語差比級標記「較」的語法特點及其語義變化,第十二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1026日至27日,台灣。

鄭縈 2018客家話差比句「XYW」對譯華語,其表反預期或遞進語義探討,第十三屆客家話國際學術研討會,1019日至21日,台灣。

鄭縈 2018 utting or removing? Wipe verbs in Saisiyat, Taiwanese Southern Min and Mandarin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Processing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the 9th Conference on Language, Discourse, and Cognition1019日至21日,台灣。

鄭縈 2018 Free alternation? A frame-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denominal verb ko5 ‘to paste’ in Hakka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truction Grammar716日至1020日,法國。

鄭縈 2017台灣華語語氣詞「耶」的新興用法,全球華語文教師與研究生論壇,123日至24日,臺灣。

鄭縈 2017 漢語差比句的類型變化,第十二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暨第十屆研究生論壇,1215日至17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鄭縈 2015進標記的歷史演變與互動,出土文獻與古漢語語法研討會暨第九屆海峽兩岸漢語語法史研討會,1023日至28日,中國重慶。

鄭縈、鄭思婷 2015从语料库看类语气词的句法特点与篇章功能,第23屆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年會(IACL-23)0619日至21日,韓國首爾。

鄭縈、林啟禎 2014從數量/範圍副詞到遞進複句標記,日本中國語學會第64回全國大會,1115日至16日,日本大阪大學。

鄭縈、鄭思婷 2014閩南語「過」篇章語法初探,第十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1025日至26日,國立成功大學。

鄭思婷、鄭縈 2014從中西灰姑娘之比較看語言與文化的關係,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cultural Society:Language, Culture, and Ethnicity.01.08-10,元智大學。

鄭縈 2013短時義時段詞的形成與發展,漢語時間標記之歷史演變國際研討會暨第八屆海峽兩岸漢語語法史研討會,1116日至18日,國立清華大學。

鄭縈 2013方言比較與閩南語語法,2013語言學門教師成果發表工作坊暨台灣語言學學會第8屆第1次會員大會,112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鄭縈 2013從方言比較看「一時」的語法化過程,日本中國語學會第63屆全國年會,1026日至27日,日本東京:東京外國語大學。

鄭縈 2013過字篇章語法初探與對外漢語教學,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912日至13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

鄭縈 2013短時義時詞段「一時」與「一時()間」的歷時演變,第八屆國際古漢語語法研討會,821日至22,韓國首爾:成均舘大學東亞細亞學術院

陳雅雯、鄭縈 2013語末助詞「耶」字的歷史演變和語法化過程,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第21屆年會,6月7日至9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鄭縈 2013語末助詞「耶」字的歷史演變和語法化過程,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第21屆年會,67日至9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鄭縈 2011從結構看閩南語「()...()閣」的詞類與用法,第十二屆國際閩方言研討會,115日至7日,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鄭縈 2011複合並列連詞 “一會()…一會()…”的形成,第七屆海峽兩岸漢語語法史研討會,818日至19日,中國大學金華浙江師範大學。

鄭縈 2011「然後」等順承類連詞的語法化歷程與其互動,19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IACL-19)611日至13日,中國大陸天津南開大學。

鄭縈 2011從客語重複義時間副詞的詞彙重整看方言的平整化過程,19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IACL-19)611日至13日,中國大陸天津南開大學。

鄭縈 2010從四溪流域詞彙調查看語言接觸與方言接觸,台灣客家族群的聚落、歷史與社會變遷學術研討會,1211日至12日,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國際客家研究中心。

鄭縈、謝職全 2010 從小稱詞的變異現象看台灣四海話的演變規律與方向,第九屆國際客家方言研討會,1019日至22日,中國大陸北京。

鄭縈2007特殊的關連詞語語構式語法,第十屆全國語言學術研討(NL10)1127日至1128日,桃園元智大學。

鄭縈、李莉萍 2007從句法分部看方位詞「前後」語意發展的不對稱現象,「全球化之應用語言學暨社會語言學之形式與內容」國際學術研討會,116日至7日,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鄭縈、謝職全2007客家語致使義「分」與動補結構,第十七屆國際漢語語言學會議(IACL-17)72日至74日,巴黎法國國立科研中心

鄭縈、陳雅雯 2006  A study on the semantics and compounding of Southern Min(台灣閩南語「前」的語義發展及複合化),第39屆漢藏語系與語言學國際研討會icstll39914日至917日,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

鄭縈、陳又瑄 2006 從歷史社會語言學觀點看「一會」的用法,第十四屆國際中國語言學會年會 與第十屆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國際研討會,525日至529日,中央研究院

鄭縈、魏郁真 2006 「家」的語法化過程,第十四屆國際中國語言學會年會與第十屆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國際研討會,525日至529日,中央研究院

鄭縈、陳雅雯 2006 閩南語「頭」字的用法與其教學,第六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520日至521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趙芳玉、鄭縈 2006 <金瓶梅詞話> 「首」的語法化,第七屆漢語詞彙語意學研討會(CLSW-7522-23日,國立交通大學

鄭縈、陳又瑄2005 國小國語教材與華語時間詞「一會兒」的教學語法之探討,2005台灣華語文教學研討會,1217-18日,國立中央大學

鄭縈、陳菘霖 2005 現代漢語中 “也許”的語法化歷程,第38屆漢藏語暨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1028-31日,福建廈門大學

鄭縈‧陳雅雯 2005 「兒」的語法化過程,第38屆漢藏語暨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1028-31 ,福建廈門大學

鄭縈‧游孟庭 2005 /決二字語法化與混用之關係,第38屆漢藏語暨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1028-31日,福建廈門大學 陳又瑄、鄭縈 2005 時間詞「一會兒」的形成與演變機制,第38屆漢藏語暨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1028-31日,福建廈門大學

鄭縈、魏郁真、陳雅雯 2005 歷史上小稱詞「子」與「兒」的互動,第十三屆國際漢語語言學會議IACL-13,荷蘭來登大學,69-10

魏郁真、鄭縈 2005 明代四大奇書子尾之特點,第十三屆國際漢語語言學會議IACL-13,荷蘭來登大學,69-10

鄭縈 2005 符號的不變性和可變性─以”震驚”為例,2005符號學大會議「5.14-15圓桌會議」, 台北

鄭縈、魏郁真、趙芳玉、陳雅雯 2005 古漢語兒化韻再探,第九屆國際暨廿三屆全國聲韻學學術 研討會,514-15

趙芳玉、鄭縈 2004 華語情態詞「一定」的教學語法,台灣華語文教學研討會,1218-19日,宜蘭

鄭縈 2004 「可」與「可以」的歷史發展與互動,第五屆國際古漢語語法研討會暨第四屆海峽兩岸語法史研討會, 820-22日,台北中央研究院

鄭縈、陳菘霖 2004 “少許”、“些許”的複合化過程及語義演變,第五屆漢語辭彙語義學研討會,614-16日,新加坡國立新加坡大學

鄭縈、趙芳玉 2004 漢語情態詞“一定”、“必定”的語義發展與互動,第五屆漢語辭彙語義學 研討會,614-16日,新加坡國立新加坡大學

林盈秀、鄭縈 “別”的語義演變,第五屆漢語辭彙語義學研討會,614-16日,新加坡國立新加坡大學

鄭縈‧楊蕙菁 2004 漢語程度副詞「太過」的語法化過程,第16屆北美漢語語言學會議 (NACCL-16) 521-23日,美國愛荷華州愛荷華大學

鄭縈、楊蕙菁 2004 試析閩南語程度副詞「傷過」的語法化過程,第五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研討會。

鄭縈 2002閩南語短暫義時段詞初探,第九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10月5日至6日,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

鄭縈 2002 漢語表事件並存的「NP+X+VP,NP+X+VP」構式,20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IACL-20),08月29日至31日,香港理工大學。

專書及專書論文

鄭縈 2015古漢語語法研究新論出土文獻與古漢語語法研討會暨第九屆海峽兩岸漢語語法史研討會/遞進標記的歷史演變與互動,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p.182-190

鄭縈、謝職全 2010 客語小稱詞與量詞的搭配”,戴昭銘、 ()J.A.馬提索夫主編《漢藏語言就四十年》,黑龍江大學出版社,712-720頁。

鄭縈、陳雅雯 2010  台閩語「數量詞+仔」的詞彙化與語法化”,戴昭銘、 ()J.A.馬提索夫主編《漢藏語言就四十年》,黑龍江大學出版社,756-762頁。

國語和閩南語動補式詞序的比較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n Word Order of Verb-complement Constructions between Mandarin and Minnan Dialect(博士論文)

鄭縈、趙芳玉 2005 漢語情態詞「確定」之語法化,第二屆英語文研討會研討會,415-16日,高雄國立師範大學。

林盈秀、鄭縈 2005 複合詞「X+別」、「別+Y」研究,第二屆英語文研討會研討會,415-16日,高雄國立師範大學。

鄭縈、陳菘霖 2004 “少許”、“些許”的複合化過程及語義演變,收入Recent Advancement in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Proceeding of 5th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Workshop, edited by D-H Ji,Lua & Wang, COLIPS Publication, pp.276-279(ISBN981-05-1038-1) (NSC 92-2411-H-126-006)

鄭縈、趙芳玉 2004 漢語情態詞“一定”、“必定”的語義發展與互動,收入Recent Advancement in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Proceeding of 5th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Workshop, edited by D-H Ji, Lua & Wang, COLIPS Publication, pp.69-75 (ISBN981-05-1038-1) (NSC 92-2411-H-126-006)

林盈秀、鄭縈  2004 “別”的語義演變,第五屆漢語辭彙語義學研討會,614-16日,收入Recent Advancement in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Proceeding of 5th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Workshop, edited by D-H Ji, Lua & Wang, COLIPS Publication, pp.84-90(ISBN981-05-1038-1)

鄭縈、曹逢甫 2002華語句法新論下,臺北:正中書局ISBN 978-957-09-1908-0

曹逢甫、連金發、鄭縈、王本瑛 2002 新竹閩南語正在進行中的四種趨同變化,《閩語研究及其與周邊方言的關係》,丁邦新、張雙慶編,221-232頁。

鄭縈 2002 客語動詞「有」的語法特點,第四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中山大學,351-370(NSC89-2411-H-007003)

鄭縈 2002 The semantic transfer of color terms, 第一屆認知語言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政治大學,321-343頁。

鄭縈 2001 從方言比較看情態詞的歷史演變,國科會語言學門〈一般語言學〉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台大,209-236頁。

鄭縈 1997 國語和閩南語動補式詞序的比較研究,清華大學博士論文。

鄭縈、曹逢甫 1995“閩南語 ka 用法之間的關係”,臺灣閩南語論文集,Vol.I: Southern Min,pp.23-45,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鄭縈 1995“閩南語形容詞重疊式的一些特點及其意義”,第一屆臺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283-312頁,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鄭縈 1994“金門官澳方言初探”,金門暑期人類學田野工作教室論文集,37-56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鄭縈 1991 Basic Color Terms in Chinese Dialects: Structure and Change,清華大學碩士論文。

 

瀏覽數: